世界资讯:我为什么在这套讲座里不讲应试技巧?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6-01 04:56:08


(相关资料图)

应试很显然是现在国内学生的刚需,我作为一个做教育产品的人,十分理解产品应该满足用户刚需。在大部分人(学生+家长)的认知里,你可以对数学没有一丁点兴趣,也可以中考或者高考完就跟数学说再见,再也不见,但你不能不通过数学考试,所以数学考试成了你学习这个学科的唯一目的,所以你觉得应试技巧可以救你于水火。同样的这个想法可以推广到别的学科,认为获得进入大学的敲门砖是你中小学学习的唯一目的或最重要目的。

这个想法是对还是错不能一概而论。我把这种认知称为弱智认知,如果你还没到初二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从你拥有这个想法的一刻起,你就已经把自己划入了弱智群体。对于弱智群体来说,这个想法很对,因为弱智群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只能进行简单的模式识别,不能进行复杂思考,只拥有很低下的逻辑能力。这也跟我工作之后遇到的情况十分吻合,相当一部分工作了好几年的人依然那么弱智,即使其中有些毕业于名校。

作为这个考试体系的受益者,我显然是个顶级应试选手,也很擅长应试。从小学5年级开始参加数学竞赛,在8年的竞赛生涯里起码算个二流选手吧,在同一届北京的18万学生里竞赛成绩始终保持在前50名的水平。所以高中并没能通过竞赛保送(想保送清北,竞赛起码得前10几名),只好自己努力学了一年考的北大数学。我的应试能力就是高中认真学一年,高考就可以超过北大调档线20多分的水平。怎么看我都应该是这个考试体制和应试技巧的拥护者才对,我为什么回到教培行业之后,从未做过纯应试产品?是我认为考试成绩不重要吗?当然不是。现在的体制下,成绩差学的一定很垃圾,这个毫无疑问。但一味提分会让本来就不强的人万劫不复。

首先,我在学生阶段取得的成绩,并不得益于这个体制和应试方法。恰恰相反,是我天生的智力水平掩盖了教育体制的弊病。后来当我回顾中小学阶段学习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知识结构搭建的并不完整,也不丰满。以至于我又花了很多精力去思考,结合我的生活工作经验,才真正把这些东西内化到我的知识体系里。换句话说,强大的应试能力在很多时候影响了我去深入挖掘和思考一些问题。也许有人要说,你这不是凡尔赛吗?我希望更多的人理解,考试成绩上的那点差距,与20年后发现自己思维能力缺陷时的无力感相比,就是个屁。

其次,在我的先导课视频里讲过数学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区别与联系,可以自己去看。这两件事有强相关性,但不是因果关系。应试技巧在短期提分中更加有用;数学能力从长期来看更加有用。有没有可能同时提高这两项能力?当然有!至少在初二之前都相当有把握并且有时间这样做。但是非常混蛋的一件事是,大量的机构和老师为了让介于优秀群体和弱智群体之间的边缘群体快速看到效果,把应试训练当成了学数学的主流方法,结果就是让这些边缘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滑入弱智群体。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变得更好,让社会变得更好,让国家变得更好。而不是一群“聪明人”明知这样做的危害,还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去欺骗比自己傻的人,忽悠他们什么考试改变人生。

第三,退一万步讲,你通过当“小镇做题家”总算拿到了还可以的大学的门票,就能改变人生吗?如果你想不明白这件事,你可以看2样东西。先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率,再看看人工智能目前的水平(gpt4)。不难发现,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会做简单模式识别的人,在AI面前不堪一击,在未来的社会几乎没什么生产力,公司也越来越不需要这样的人。说句很扎心的话,中高考需要很费劲的进行应试训练还没考多少分的人,天生的智力水平大概率本来就强不到哪去。你还在学生阶段把时间都花在应试技巧上,真走上社会的时候,我想不出你能拿出什么本事救自己。

我在教育行业这些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能理解我上边讲的这些事的人,恰恰是那些跟我差不多智力水平和教育背景的人,他们其实并不需要知道这个。因为无论教育体制怎样,考试怎样改,对我们这类人是没影响的,不影响我们考北大清华。而真正需要明白这些事的人,往往把那些“名师”“高考大神”奉若神明,在弱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想想有些悲哀,但也不奇怪,在各行各业这件事都是相通的。比如大众点评上,很多优秀的餐厅评分只有3.5,而一些挺垃圾的餐厅不知道怎么刷到了4.8、4.9。正如其名,大众点评就是大众的审美嘛,大众的审美就是这种水准。想挣钱,就要迎合大众的审美,餐厅如此,课程也是如此。

所以,我写了这么多,主要是为了记录一下这个阶段我的理解。我没有企图拯救任何一个心甘情愿当弱智的学生,也不想通过我的系列讲座改变任何一个弱智家长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我的讲座是在这个恶劣环境下对数学学习的补充和矫正,我相信你们不缺应试技巧的课程资源。如果有人看了我的讲座觉醒了,对数学的认知变了,那也是因为你自己有潜力,因为你本来就牛逼,可能只是以前被弱智耽误了。也给同行提个醒,能在一个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拖后腿,适时帮他指个路,就已经功德无量了。剩下的都是因为学生本身就牛逼,别老往自己脸上贴金。哪tmd那么多名师……

改变不了弱智更主要的一点原因是,弱智群体读不到这里,他们通常只喜欢刷短视频,文字阅读仅限140字以内^_^

关键词: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