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学会成立碳中和专委会赋能石油石化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网     时间:2023-04-24 12:17:10


(资料图片)

日前,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探讨可行路径。

中国石油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指出,石油石化行业是国家重点部署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的国内八大高耗能行业之一,作为典型的复杂流程工业,石油石化行业的低碳发展需要上中下游产业共同努力。“石油石化行业以碳中和作为远景目标,既是行业本身面临的时代挑战,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碳中和专委会的成立有利于促进行业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有利于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国家管网等能源央企和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秘书处设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会选举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产生40名委员,并经投票选举,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总经理、院长李明丰任主任,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低碳中心副主任吴昊任秘书长,来自发起单位的10位专家学者王学文、朱兴珊、杨雷、张对红、陈广卫、房海峰、侯章贵、徐春明、徐青杨、雍瑞生当选副主任。

碳专委首届学术报告会围绕石油石化行业碳中和路径选择和实践探索、技术研发、碳交易市场展望等主题,邀请业界专家作主题报告并开展学术研讨。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院长李明丰指出,实现“双碳”目标,对石油石化行业既是重大责任,也是深刻革命。面向行业的低碳发展,不仅需要生命周期思维方式,更需要思考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融合之计。在中国石化集团的部署与指导下,石科院从数据库建设、标准建设、碳管理工具、低碳技术与产品、低碳服务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双碳”体系,所开发的氢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节能技术、低碳工艺与装备、组分炼油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二氧化碳化学利用为源头低碳、过程降碳、末端治理等不同降碳环节提供了系统化技术支撑。

“石油石化等能源行业面临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双重压力,转型路径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需要进行系统探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央企,中国石油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将绿色低碳纳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明确了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发展图景和路径,提出了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雍瑞生表示。

据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侯章贵介绍,中国海油2022年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了“2028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中海油炼化公司作为海油第一排放大户也颁布了“十四五”减碳举措。近年来中海炼化自主开发的DPC工艺获得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能量优化项目“乙苯低温余热回收利用”被列为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并从燃料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开展了一系列减碳行动。同时中海油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开展合作进行CCUS研究,助推中国减碳、负碳产业快速发展。

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中化能科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青杨则建议我国碳市场建设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建设强制和自愿碳市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建立碳排放在线监测体系,打牢碳市场建设基础;并结合重点领域减排路径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一体化治理,统筹规划强制碳市场纳入行业与自愿碳市场重点领域,走出一条强制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有效耦合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之路;中化能科碳资产也将通过专业化国际化碳资产运营管理,为中国中化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注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来自石油石化企业及研究院所和中国石油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11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研讨,分享石油石化行业低碳研究最新成果。

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渠沛然

关键词:

新闻推荐